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主要在海南、广东、福建等省份流行,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月~11月。 登革热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3天~15天,多数5天~8天,有些人不发病,有些人发病。发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全身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重症登革热患者可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能引起人死亡。 登革热本身是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可不去就医;但如果症状较重,比如出现持续性发热等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通过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人而传染。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我市主要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
如何预防登革热?
关键是防蚊灭蚊! 1、清积水灭蚊 蚊虫发育分为卵、幼虫、蛹、成蚊四个阶段,其中卵、幼虫、蛹三个阶段都生活在水中,白蚊伊蚊的主要孳生地为各种小型积水容器,因此清除积水对于防蚊灭蚊较为重要。 翻盆倒罐,彻底清理容器积水(如废旧轮胎、竹筒、饮料瓶、陶瓷器皿、花盆托盘、闲置容器等);花瓶积水要及时清洗换水,每星期至少换水一次;家用的一些储水容器(如水缸等)要加盖。 2、做好防蚊措施 3、选择合适的灭蚊方法 室内可以用电蚊拍、电蚊香液、蚊香、家用杀虫剂等灭蚊;室外可以使用菊酯类等药物按照使用说明书灭蚊。
来源:病媒有害生物防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