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泡菜坛

查看: 439|回复: 0

小学把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且年级越高难度越大,这个提议你支持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4 20: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煎蛋、洗碗、做面条……

看到下面这些小学生做家务的画面

你是不是想说:

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孩子们是在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

近日,上海一小学将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这个家庭作业不止是一次体验,而是一个长期的考核。

将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小学生:养家不易

13日,小新来到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树德小学,见到了这份特别制定的、印刷在《树德作业本》首页的“家务清单”。

193949yrrcv9rr9nqnw2rr.jpg
上海普陀区树德小学,这里的每位学生都有一本特别的作业本。视频截图

从这份“家务清单”中可以看到,一至五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中都列有家务项目,年级越高难度相应越大,五年级的学生要学会下面或者馄饨,还要帮助家里换床单被套。

194005nzeuhu2u84f8na4b.jpg
作业本内印有为该校学生特别制定的“家务清单” 视频截图

同时,家长需要在“家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内“打分”,告知学校孩子在家里家务的完成情况。

谈及设置“家务清单”的初衷,树德小学的校长梁青云表示,现在孩子的生长的环境,基本是以‘小皇帝、小公主’式的生长环境,家长只在学习方面要求比较高,但小朋友在家里也需要一定的责任岗位,所以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小家做起,以后会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承担更多的义务,或者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一位上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小新说,自己每个星期一、三、五,都会帮着家人做家务,比如烧一顿晚餐,牛排、西餐、意大利面、薯条,做肉丸等。通过这几件事自己体会到家里人的养家不易,所以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

那么,这样的活动有效果吗?

梁校长说,学校每个学期会举办“家务大比拼”评出“最佳小当家”,如今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改观。

194011je766o7beqw36qpp.jpg
视频截图

网友:希望全国推广

看到这个新闻,很多网友建议全国推广这样的家庭作业,现在的孩子很需要这样的教育。

@刘大大:广大父母:建议全国推广。

@沙雕的那些事:这个可以,真的建议全国推广。

@名侦探酸菜鱼_:挺好的,一直惯着容易成小霸王。

@小小一沁:可以全国试范。

@吃酱香饼胃疼: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方面的教育了。

@漫步云端A2019: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朱子治家格言非常棒。

@胡萝贝HE水萝贝:支持,这不仅仅是家务更是生存的本领。

@大海之子卖烤海鸭蛋:可以全国推广,最起码进入社会不被饿死。

你支持这样的家庭作业吗?

延伸阅读:

人民网:“家务清单”式育德,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

“德智体美劳”一直是社会教育离不开的根本。一个人才的本身,是必须要具备“德”这一因素的。何况人才和“德”对于社会的关系是以“德”而定。学校可以布置这样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在如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是很值得称赞的举动。孩子踊跃参与劳动,以家庭为单位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用劳动换取评价表上的优秀成绩。这是让孩子从寓教于乐中培养习惯,从光荣劳动中培育德行的好机会。

一些父母与孩子包办式的生活方式已经显现出弊端, 角色的过多替代导致了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会成为行动上的“巨婴”, 生活无法自理。大包大揽让孩子逐渐失去了接触劳动的机会,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一切家务被家长安排的妥妥当当,劳动在学习面前通通让步。没有劳动又何来认知?没有认知又怎能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快感。甚至一些家长去雇佣清洁工为孩子做班级劳动打扫卫生,这样的行为在阻碍孩子感受劳动所带来的“获得感”的同时也对良好品德品格的养成毫无益处。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变得投机、不愿吃苦耐劳、太过于计较个人得失。

列清单、做任务式的家庭作业让家校密切结合,在提高技能学习能效性的同时也让劳动成为了必修课 。学校将家务清单印刷在作业本的首页,并在作业记录后面上印制了“家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其作用就是便于学校与家长的引导、考核和监督。从这一点上讲,特殊的家庭作业是给惰性做了减法,给勤劳做了加法。只有提高家长与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将劳动落到实处。所以无论孩子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还是“一比一”的游戏方式都是在用实践进行思想品德的培育,劳动习惯的培养。

就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等问题上,教育主管部门也曾多次发文。日前还公布了关于2019年的工作要点,将 “增强育德针对性实效性”“大力加强劳动教育”等作为了重要的目标任务,可见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家务清单”式的育德,有必要借鉴与推广。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社、人民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发表或转载,不代表宜宾泡菜坛观点和立场,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宜宾泡菜坛 ( 蜀ICP备12031032号-6 )|网站地图川公网安备 51030002000201号

GMT+8, 2025-5-26 06:33 , Processed in 0.06808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6-2021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