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的中小学生
最爱玩什么游戏? “集卡”活动 肯定榜上有名
注意!
有骗子利用卡牌热 以“免费赠送卡片”“低价出售卡片” 等噱头为诱饵 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 网上售卖卡牌 孩子被骗7200元 近日,家住三江新区的12岁小学生小明(化名)是一个“小马宝莉”卡片收集爱好者,周末玩手机时发现有很多人在网上售卖“小马宝莉”卡片,于是也将自己收集的卡片放在“小红书”平台进行兜售。
因为价格实惠,小明(化名)挂出的卡片迅速得到小红书网友的青睐,一位网友便很快和小明(化名)商量出卡的具体事宜。在两人的协商下决定以7200元购买小明(化名)的绝版卡片,并给出了收货地址。
看到自己收集的卡片成功卖出,小明也是非常的开心,于是很快的将自己的卡片打包发往了网友的地址。但是让小明没想的是,对方在签收快递后直接将其拉黑,一分钱也没有支付!小明瞬间感到晴天霹雳。
小明随即将此事告诉父母,并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三江公安分局寻求帮助,最终在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的努力下成功帮小明把卡片找回。 留言可免费送卡牌
孩子被骗14.3万 今年6月,15岁初中生然然(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信息:高考结束后退出圈子,每位留言的人将免费获得3张小马宝莉卡片。
然然立刻私信对方说想得到赠卡。3小时后,等来对方回复,并发来一张二维码图片,扫码后显示的是一个名为“李发莲@美妆达人”的企业微信账号。 “美妆达人”问了然然的个人信息与住址,声称要支付30元邮费以寄送卡片,并发来收款码。随后,又称因系统检测到然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被冻结,要通过另一个企业微信账号进行解冻操作。再次添加好友后,对方又强调一定要用家长的手机才可以操作“解冻”。
当晚9时30分,然然谎称要查学习资料跟妈妈要来手机。拿到手机后,她一步步按照对方指示操作,最后,对方让然然删除聊天记录后将其拉黑。这时,然然妈妈发现自己两个银行账户发生多次不明转账。
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民警赶紧上门采取劝阻和资金支付措施。因为然然不经意间透露了妈妈银行账号及验证码等信息,短短两小时内,该账户竟被骗子转账50次、金额达14.3万元。 网络虚假交易买卡片
被骗转账16笔 某市16岁小璐同学(化名)在短视频平台上购买“小马宝莉”卡片,客服推荐了一个QQ名为“纯白”的人,让其和“纯白”联系进群选卡。随后,“纯白”主动加璐璐为好友,并称因为其未满18周岁,是未成年人,导致小店冻结,需要解冻父母银行卡才能买,如果不解冻商家还要扣费,并且要上报法院,由监护人代为处理。发现被骗后,璐璐到派出所报警。
因为小璐听信“纯白”话术后,在对方提示操作下,用母亲的手机先后转账16笔,金额达6.54万元。 三江公安温馨提示 反诈“从娃娃抓起” 1、家长要加强教育和监护,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时刻教育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严禁在网络上发布、转发虚假消息,不要随便加陌生人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2、家长要看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做好支付安全设置,防止孩子未经允许使用家长手机转账付款。建议关闭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免密支付”功能。如果孩子拿着手机对着你,要防止孩子被骗子诱导刷脸支付。 3、要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警惕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关闭各类金融账号等形式的诈骗。 4、与孩子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其它兴趣爱好,让孩子们适度上网,快乐成长。 5、各位同学切记不要轻信网络上随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信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一旦有网友交流涉及金钱时,一定要告知家长。 诈骗手段花样多 万般话术只为钱 暑假,孩子自由活动时间多 各位家长 一定要做好资金隔离 加强孩子防骗教育 一旦发现被骗 及时拨打110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