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宜宾三江新区的2张卫星地图,一张拍摄于2017年,一张拍摄于2022年8月,通过对比可以看到:
短几年,这里就骤变成为了一座动力电池的新兴之城。宜宾也从以前的“中国白酒之都”,同时拥有了“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称号…
2017年 宜宾三江新区
2022年 宜宾三江新区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设立宜宾三江新区。这是四川首个省级新区,诞生后两年内,即使遭遇疫情与经济发展趋缓的双重挑战,依然迸发出惊人的发展势能。
中国每100块动力电池,就有15块来自宜宾,这里还汇聚凯翼、长安、吉利等知名车企…
▲时代长安厂区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宜宾共引进动力电池企业90余户,其中41户规上企业2023年全年产值达1013亿元,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亿。
https://pic.app.dayibin.cn/backend/20240226104024_72_ltVrxNfIVksYU-bcR1nPRcrIf2A6.mp4
那宜宾如此大力地发展动力电池,又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地位极大提高
直到今天,当我们与外地人谈起宜宾,似乎还是一定会说到五粮液。
的确,对于这座有着4000多年酿酒史的“酒都”而言,白酒是整个宜宾的骄傲,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城市的支柱。
但产业结构重心的单一,让风险如影随形,宜宾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2017年,宜宾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项目,正式进军动力电池产业领域。事实也证明了宜宾的选择。2023年,宜宾GDP为3806.64亿元,排名省内第三,增速7.5%,位居省内第一方阵。而在2017年时,这个数字还是1862.19亿元。
宜宾GDP的加快增长,让这座城市跻身成为四川第3名!动力电池产业,让宜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投资大,就业岗位多
2021年9月,宁德时代决定将新制造基地——四川时代落户宜宾!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还持续扩大在宜投资,陆续签约四川时代3~10期项目和时代吉利项目,累计总投资达64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达295GWh。
▲四川时代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宜宾市累计签约动力电池及配套项目123个、总投资超2700亿元,已构建形成较为完整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产业领域已覆盖上游的氢氧化锂、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等基础原材料,中游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铜铝箔)、隔膜、电解液、结构件等6大组件,下游的动力电池电芯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充换电设备、电池回收循环利用。
就在上个月,宜宾市举行新型储能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车时代电动、大唐四川等3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32亿元。涵盖了锂电、全钒液流、压缩空气等多种技术路线,以及储能PACK、BMS电池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储能产业链核心环节。
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来宜投资的同时,也为宜宾带来极为丰富的就业岗位。
以四川时代七期为例,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产值350亿元,年税收25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宜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宜宾。
真宜居,造一座公园城市
对于动力电池产业的主要区域——三江新区,没去过这里的人,可能会误以为它是一个工厂密集、环境堪忧的产业区。
▲新区全景(来源宜宾三江新区官网)
其实不然。这里延续了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多城市公园开放。新区共有综合性公园6个,绿地面积约1525公顷,绿地率28.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18.54㎡,俨然一座山水掩映,蓝绿交织的城市。
▲竹文化公园(来源三江融媒) 动力电池的发展,不仅让城市发展得更好,乡村也受益良多。双向八车道公路修到了村口,修进了工业园,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村里许多外出务工青壮年返乡,“回宜宾”成为了一股新浪潮。
▲宋家镇的大马路 在巩固和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宜宾正在推动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强势崛起。酒类产业与新兴产业在酒都找到了零碳、可持续发展、融合创新的更多可能。
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中国酒都、中国动力电池之都…想象空间无限。
你怎么看待宜宾发展动力电池产业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来源:大宜宾
|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发表或转载,不代表宜宾泡菜坛观点和立场,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