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泡菜坛

查看: 7158|回复: 0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3 08: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随着夏天雨水开始充沛起来
树林间、草坪里
一大波小蘑菇开始探头探脑了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png
近日,成都锦城广场冒出了不少灰白色、浅棕色的菌子

这群“小菇凉”中
有些总是怀着比容嬷嬷还毒的“坏心眼”
没错,就是毒蘑菇
而且还是“蘑界致命毒王”
它们要开始害人了!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2.png
自家后山捡了6朵白蘑菇
成都男子食用后中毒致肝衰竭!

今年5月6日上午10:00,家住蒲江的陈先生在自家后山闲逛时,偶然发现松树林里发现了6朵白色的蘑菇,它们小心翼翼的生长在草丛中,身上没有任何多余的颜色和杂质,看起来纯洁无害。

于是,陈先生拾起它们带回家,在中午的时候将它们全部素炒了,独自品尝这大自然“馈赠”的夏日鲜食。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3.jpeg
△是不是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样子(医生供图)

结果,好景不长,晚上10点左右,陈先生开始剧烈呕吐、腹泻,不能忍受。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当地医院检查。

但是,在当地医院经过一天的对症输液治疗后,陈先生的肝功能却急速恶化。当地医院当机立断,将陈先生转诊至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到达华西第四医院急诊科后,陈先生被立即送进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解毒剂、血液净化、导泄、利尿等急救措施轮番开始。

对于陈先生来说,他只知道天天卧床,屁股好痛,然而殊不知,他的肝脏功能在中毒后第三天开始迅速恶化达到急性肝衰,死神随时都在床边转悠!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4.png

好在经过医务人员争分夺秒的全力抢救后,陈先生有惊无险的度过了难关,已经于5月17日出院回家。

最后,经过毒检确认,陈先生食用的这6朵看起来纯洁无害的蘑菇是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的「致命鹅膏」,这是首次在四川发现致命鹅膏有分布!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5.png
它是蘑界的“毒王”
仅50克就能要一个成年人的命

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它第一次被我们人类所认识就是因为其在广州导致了9名民工中毒全部死亡!

为了警示后人,我国真菌界大咖——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杨祝良教授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李泰辉教授共同将这个“剧毒杀手”定名为“致命鹅膏”。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6.jpeg


致命鹅膏可造成急性肝损害,最后导致人体多器官衰竭死亡,正常人误食50克(一两),如不及时救治就可致命。

据调查,自从被发现后,它已经在我国至少制造了30余起惨案,导致100余人中毒,其中超过60人死亡,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蘑界头号“毒王” !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7.png
谨记!
见到这样的蘑菇不要捡!不要吃!

▷形态——

致命鹅膏的菌体各部分均为白色,菌柄上部有白色膜质菌环(易脱落),菌柄基部球形或近球形,有菌托。

因此,一旦看到“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的蘑菇不要捡!不要吃!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8.jpeg

(陈先生采摘的蘑菇明显看见穿了“鞋子”,可能穿的白色超短“裙”,看不清楚,所以不好分辨,图源:医生供图)

▷生长环境——

致命鹅膏与黧蒴树有共生关系,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

与致命鹅膏共生的黧蒴树

▷中毒症状——

鹅膏中毒的潜伏期大于6小时,其症状主要为肠胃不适、腹泻、呕吐。

根据研究发现,目前,致命鹅膏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各地区,在云南省(德宏、保山、普洱、楚雄、大理、昆明等地)、贵州省(黔西南州)、四川省(成都市这例就是四川省首例)和福建省(漳州市)也有分布。

除了致命鹅膏,四川地区的剧毒鹅膏属还常见到灰花纹鹅膏,淡红鹅膏,裂皮鹅膏,黄盖鹅膏,欧氏鹅膏等。它们有很容易辨认的结构特点,如下图: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0.jpeg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1.png
擦亮眼睛!
这些都是四川常见毒蘑菇!

四川省有不少山区丘陵地带,每当6-8月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

据微生物所实验室对2021年四川省部分毒蘑菇中毒事件的蘑菇进行鉴别,提醒大家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容易误采误食的蘑菇:

01
大青褶伞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2.jpeg

● 俗称铅绿褶菇等,是中国蘑菇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具体出现时间为3-12月份(惊蛰至大雪),集中出现在6-10月份(芒种至寒露)。

● 常生长于公园或小区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荒地,锯末堆上,甚至是垃圾堆旁。

● 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包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02
条盖盔孢菌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3.jpeg

● 又称条盖盔孢伞,是我国华中和西南地区晚春至初夏、晚秋至初冬最常见的剧毒蘑菇之一。

● 生长在腐木上、锯末堆上或者腐殖质高的地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小个子,黄褐色,有条纹,长树上”。

● 剧毒,致死率高。仅2018-2021年的4月、10月-12月,该种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和云南至少造成16起中毒事件,35人中毒,6人死亡。

03
肉褐鳞环柄菇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4.jpeg

● 肉褐鳞环柄菇生长在针叶树林地上,以松树最为常见,在云杉、冷杉等树下也有发现,偶尔生于枣树、杨树等阔叶树下。

● 主要于6、7月份和9、10月份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小个子,头长草(鳞片),腿长毛(鳞片),松杉树下常见到” 。

● 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2019-2021年在我国至少造成35起中毒事件,85人中毒、8人死亡,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大蘑王”。

除此外
在川渝地区常见的毒蘑菇还有这些
(图上没有的保险起见也不要吃)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5.jpeg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6.jpeg
按照毒性强弱排列顺序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7.png
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千万别信这些民间“鉴别方法”

人们对野生毒蘑菇有一些常见的误解,还有一些鉴别毒蘑菇的土方法,其实这些方法并不靠谱。

Q1: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仅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判定蘑菇是否有毒。

比如牛肝菌属、红菇属、鸡油菌属中很多颜色鲜艳的蘑菇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而外观为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通身白色的致命鹅膏却是容易引起误食的剧毒蘑菇。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8.jpeg

Q2: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的地方的蘑菇无毒?

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长在松林中。

Q3: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和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银针验毒”仅仅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实际上毒蘑菇不会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会产生颜色变化。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19.png

Q4: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却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Q5: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但仍然有毒,比如丛生垂暮菇。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20.png

Q6:以前每年都在这棵树上采蘑菇,并没有毒,今年继续采摘食用也没问题?

蘑菇生长受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不能简单凭借经验判定哪片区域蘑菇是否有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年因误食毒蘑菇中毒,甚至死亡的人,基本都是这些每年都去采毒蘑菇从来没遭过的人。

其实,即使是菌类专家,几乎都不能用肉眼准确找出毒蘑菇,因此不要轻信民间的分辨方法。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21.png
不幸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这些急救知识要知道

拨打急救电话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并保留毒蘑菇样品带到医院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催吐、洗胃和导泻

为减少毒素的吸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随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可反复多次。

四川首例!致命鹅膏!男子后山采白蘑菇中毒致肝衰竭……-22.png

补水

催吐后,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盐水和加入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防止窒息

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归根结底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
不自行采食野生蘑菇
不吃来历不明或猎奇而得的蘑菇
想吃蘑菇就去正规市场或餐馆
菌子虽好吃,生命更可贵,谨慎尝“鲜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发表或转载,不代表宜宾泡菜坛观点和立场,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宜宾泡菜坛 ( 蜀ICP备12031032号-6 )|网站地图川公网安备 51030002000201号

GMT+8, 2025-5-25 23:46 , Processed in 0.18309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6-2021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